杨新榕 官方网站

http://yangxinrong.zxart.cn/

杨新榕

杨新榕

粉丝:11822

作品总数:93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杨新榕,泉州少林寺、晋江南天禅寺俗家弟子,法号“宗榕”,笔名“烟波放钓”、“小山闲人”,1967年生,文学师从知名散文家蔡飞跃先生,已出版《拾一枚紫叶的情怀》、《丝海听涛》两部散文集。美术自小随父亲小...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

国 画:元/平尺

匾额题字: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一种信仰,衍传绵绵乡愁

一种信仰,衍传绵绵乡愁



杨新榕 /文

乡愁,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形式,从古至今,横鬲千年,历久而弥坚,而这种文化的表现往往是多种形式的,是乡土、乡音和乡味的牵挂。而有一种与海内外乡亲千丝万缕紧密相连的血脉叫做民间信仰,比如诞于安溪金谷而后由信众传至海内外多个国家的广泽尊王民间信俗文化,这种四海同源、同根、同信的文化便成了千万游子的乡愁安放之地。

于是,循着这种乡愁的发源地一路向安溪金谷寻踪而去,成了我这一次来此的主要目的。沿着金谷东溪石牌山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在通往广泽尊王郭忠福的出生地的山道上,沿途山川秀丽,林木苍郁,小桥流水,有着得天独厚的美景。遥望远处,云雾缭绕,山中绿树茂盛,气势磅礴。这地方,极诸山林壑之胜,山上石头形状奇异,有一个奇特的山鞍,穴形似飞凤朝天,景物自然逼真,福地钟灵,这就是广泽尊王郭忠福出生地。尊王的这座祖居始建于五代,历经了千百年后因时间久长、风雨侵袭和历史原因而致损毁,现今我们看到的是2008年由众善信慷慨解囊踊跃捐资于原址复建的。尊王祖居采用闽南古建筑的传统风格和汉式石木结构建筑,历时一年多,工程总费用达200多万元人民币。充当导游的当地朋友告诉我们,如果等到秋天这个季节再来登顶,方圆百里的美色皆可尽收眼底。他轻描淡写的叙述,却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蠢蠢欲动的种。


我们的座车蜿蜒转至祖居景区门口,一块四米高的花岗石耸立于此,上面2幅题刻“安溪金谷威镇古地”和“郭圣王诞生地”,却是来自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克辉和福建省原省长、国家商业部原部长胡平的亲笔题词。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一座闽南特色的皇宫起建筑豁然呈现在眼前,这座宏伟壮观的广泽尊王郭忠福的居宅,坐戌向辰,抬梁木构架,呈重檐歇山式,后殿屋顶为四面垂檐。此时,春阳已撕破晨雾,光芒普照大地,此时真有种曲折路尽后得沐圣光的喜悦。

走近古居,我还是有些意外,它安静地栖于山林丘壑之间,全然没有山外那些寺院的喧闹嘈杂。依山而坐,有山相托,广泽尊王郭忠福的这座居宅愈发显得雄伟起来。只是,山不语,佛不语,我亦不敢言语,万物似与山门一起入定。我喜欢此时的安静,心静才是道门的本来面目。站在古宅之外看,两进三开间的居宅显得古朴典雅,而走进里面,迎面顿感仙乐飘飘、梵音袅袅随春风在屋里回绕,拜谒厅堂之上,神龛奉祀着“敕太王明亮郭公暨太妃林氏素娘之神位”,和圣王郭忠福、圣母黄依娘和舍人公的金身塑像。而神龛边一对龛联这样写道“入清溪择崇善肇世基梦异怀神生故里,佣杨长牧群羊得正穴遁离携子徙龙山”欲语还休,仿佛在将郭忠福生于安溪,后迁南安郭山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出来。据《广泽尊王真经》记载:“降生于泉郡清溪之地,事母至孝年一十六岁,蜕迹于后晋天福初年,显圣于南安古藤之上。”广泽尊王郭忠福于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农历二月廿二,诞生于清溪崇善里(即现在安溪县金谷乡河美村),他的父亲郭亮,母亲林素娘(今安溪龙门乡人),现今在安溪龙门镇的林氏族谱里仍然能够找到其母林素娘的名字,有据可考,可见确有真人真事,并非造神出来的。



朋友说,五代后晋天福三年的农历八月廿二,郭忠福上郭山砍柴时涨红了脸坐化在一条粗大蕉藤交织而成的藤座上,待郭母闻讯赶到山上的时候,见郭忠福在古藤上盘坐无言,急忙伸手把他的一脚拉下来,见儿子没有了动静,她儿子这时已经坐化成神了,于是她嘱咐道:“孩子,你嘴阔食四方,眼大看越远越好!”郭忠福是个孝子,自然把母亲的话记在心上,所以人们在塑圣王的神像时,便有这般神貌。

一个老宅就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保护好一个有故事的老宅,就是保护住了这种文化的根脉,让寻根的后人可以在这里寻到永恒的乡愁。这种“乡愁”是心灵的故乡、是精神的家园,是我们文化的根。




在金谷镇河美村与尚芸村交界处,风景秀丽的蛇仑山麓,正是供奉广泽尊王郭忠福的祖庭威镇庙,与尊王祖居相距不过1公里。庙宇始建于五代末,古称“啰内庙”,宋绍兴年间,帝敕封庙额曰“威镇”,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丁亥年重修。

威镇庙背倚蛇仑山麓,庙内草木葱茏,丹桂飘香,红砖绿墙,生机盎然。庙右前侧建有“圣旨亭”,亭内竖有一方宋碑,镌书“敕威镇景庙圣祖神道”,据考,为宋代皇帝所敕封。1985年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威镇庙为首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威镇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宋碑由玻璃罩罩起保护。庙宇为两进、三间张、四合院式,歇山屋顶,抬梁构架。大门镌联为探花黄贻楫题的:“大而化之谓圣;众所归焉曰王。”

相传,尊王因获山灵之气,神威显赫,数次受到皇帝的敕封。第一次是在宋绍兴年间,皇宫着火但火势太大人力难于熄灭,在这紧要关头尊王显圣救火,而被宋高宗敕封为“威镇忠应孚惠广泽侯”,并将其在蛇仑山麓的庙敕封为:“威镇”。而在数十年后的宋庆元元年(1195年),因为倭寇来犯,尊王再次显圣抗倭保民,再次受宋宁宗晋封为“威镇忠应孚惠提伯王”,其父母亲也被宋宁宗敕封为“太王”、“太妃”。尊王还精于医术,庇民济世,除了常常为人间治病救灾,还于宋开庆元年(1259年),在皇太后得病危在旦夕,宫中太医皆束手无策时,尊王则化作白衣道人,入宫治好了皇太后的病,宋理宗龙颜大悦,加封圣王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广泽尊王”,并赐武简銮驾72阵(144支单驾),13面大锣开道。“惠泽尊王为民请命,泽添四海,现在海内外都建有奉祀惠泽尊王的庙宇。”广泽尊王的全称是“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这个尊号是于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再由皇帝加封“保安”二字而累封的,民间的信众则简称“广泽尊王”。



我想,若不是得道羽化后的郭忠福神通广大焉能得到皇帝的如此恩泽赐封,如果不是广泽尊王对信众的有求必应、佑护众生,又如何能够在民间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风过山林,云雾轻轻,飘上林梢,神明的灵性也仿佛在这薄雾在这片山野林间袅娜着,滋润在了山石草木,于是,一草一木尽菩提。我心旷远,随那万千圣意的草木菩提了去。千百年来,广泽尊王的香火由安溪金谷远播四处,除了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他的信仰文化也远达海外,而且有许许多多与尊王相关的灵应传说在外广为流传。据说在清代,海外华侨要在马来西亚砂劳越古晋保安宫祀奉广泽尊王。有一天,砂劳越的地方长官拉耶骑马途经古晋保安宫,忽然马的前蹄高举,状似朝拜,一连向前方三叩首。拉耶顿觉奇怪,迷朦中又看到了上身赤膊、着红肚兜的儿童漫步走进宫内。拉耶入宫寻找,却不见踪影,不由得接连叹奇,随后询问附近的居民,才知道是广泽尊王显灵,因此这位地方长官的马见了广泽尊王也要朝拜三叩首。这个新闻在古晋传开后,到保安宫朝拜圣王的善男信女更多了,连当地的马来人也纷纷去行香……现今,海内外各地以广泽尊王为主奉祀的寺庙逾千座,其中台湾地区就有600多座,可以说是遍布东南亚。



每年正月,对于金谷人来说是一次隆重的民间盛会,亦是一次精神的归宿,欢乐遍布着整个村庄,锣鼓声、鞭炮声响彻山谷,虔诚的金谷三乡村民无论漂泊多远都会在这一天赶回老家,在这片灵山秀水之间,与家中亲人一起恭迎威镇庙广泽尊王迎春巡境民俗盛典,祈求风调雨顺,境泰民安。在这个具有浓厚民俗风情的日子里,来金谷威镇祖庙朝拜的四方善信和闻讯前来观礼的游客数以万计,许许多多的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也经常组团到威镇庙焚香朝圣。广泽尊王信仰文化及其迎春巡境、祭谒封茔、谒祖省亲等传统习俗,融合了立人立德、弘扬忠孝、和谐社会、大孝至爱等许多哲理和含义,其传承的意义就是能够启迪人生,福佑人生,结缘人生,衍传人生。这正是闽、台、浙、粤乃至整个东南亚等广大民众与广泽尊王信仰文化有着直接紧密关系的具体而生动的表征之一。

作为广泽尊王信俗文化诞生地的安溪金谷,这是每年都要上演的一幕温馨而热闹的欢聚场面,它让“乡愁”成为每个金谷人心中具体的、鲜活的画面,并且牢牢定格在记忆深处,世世代代一脉相传。

“乡愁就是留住文化的根”,无论古老的太王陵、威镇庙,还是广泽尊王的宅居,都已经成为历史悠久,影响深广、闻名海内外的游览胜地。在金谷,这些古建筑同样具有较大的历史研究价值,还是研究华侨史和安台关系史的实物例证,更是海外侨胞思念家乡的精神寄托,凝聚着浓郁乡情的民间宗教信仰成为海内外人们联系的纽带。

于归途的岔路口驻足,回眸来路留下的深浅印记,这一路而去的乡里同胞,今后的岁月不论是花开鸟语,或是雨疏风骤,有了精神的寄托就有乡愁如流,多少往昔掺杂着琐碎的点滴,也便悄悄浸润着漫过人生的岁月。纵然时光不语,依然会在某些时刻让人浮想联翩,内心深处,依然情意深深,思念如倾……


本文荣获由福建省作家协会、中共安溪县委宣传部主办的“新时代、新发展、新金谷”全国征文优秀奖